全国咨询热线:

400-875-1717转818

热搜关键词:粒度仪,激光粒度仪,粒度分析仪,干法激光粒度分析仪,湿法激光粒度分析仪
当前位置:技术支持 > 电子化学品:藏在6.5万亿产业里的“纳米级扫地僧“ 技术文章

电子化学品:藏在6.5万亿产业里的“纳米级扫地僧“

点击次数:154  发布时间:2025-08-07

2024年,中国精细化工产业规模突破 6.5万亿元,占据整个化工行业的 58%。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电子化学品作为技术含金量高的领域,目前虽然只占约 10% 的份额(约6500亿元),但增速遥遥领先——年增长率超过 20%!在芯片国产化和新能源爆发的双重推动下,预计到2027年,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将飙升至 1.2万亿元,成为攻克“卡脖子”技术(如光刻胶、高纯特气)和支撑半导体、新型显示产业的关键引擎。

那么,精细化工和电子化学品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简单来说,精细化工就像是电子化学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工具箱”。电子化学品能达到今天这样令人惊叹的纯度和性能,每一步都离不开精细化工技术的突破。

想象一下芯片制造这个精密的过程,它对化学品的纯净度要求近乎苛刻。 比如,在芯片上“雕刻”纳米级电路时,需要用硫酸、氢氟酸等溶剂反复清洗硅片。这些液体必须纯净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哪怕里面混入了十亿分之一(0.1 ppb)的钠、铁等金属离子(相当于在一个标准游泳池里掉进几粒盐),就足以让价值不菲的芯片短路报废!

为了达到这种“变态级”的纯净,精细化工专家们通过精密蒸馏和特殊的离子交换膜,把普通的工业原料变成符合国际标准(G5级)的超净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实时用激光粒度仪或液体颗粒计数器检测液体中的颗粒数量和尺寸分布。一旦发现颗粒超标(如>0.1μm颗粒数突增),系统立刻报警。正是依靠这些精细化工的核心技术,像晶瑞电材、江化微这样的中国企业,才能生产出满足28纳米甚至14纳米先进芯片制造要求的超高纯清洗液,成功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

芯片制造还有一道关键工序叫化学机械抛光(CMP),需要用到像“纳米砂纸”一样的抛光液。抛光液里含有非常细的研磨颗粒,如二氧化硅研磨颗粒必须控制在50-130纳米之间,银颗粒粒径需在20-50纳米之间,且这些颗粒都必须均匀分散,不能抱团(团聚)或沉淀,否则会在芯片表面划出伤痕或造成不平整。如何让这些纳米颗粒乖乖听话?精细化工的专家们有两件法宝:一是通过动态光散射(DLS)纳米粒度仪或电镜,精确测量不同工艺下纳米颗粒的尺寸分布,找到合成条件;二是通过设计和添加特殊的表面活性剂、分散剂等“精细助剂”,就像给纳米颗粒穿上特定的“外衣”并施加“排斥力”,让它们能长期稳定地悬浮在液体中,保持颗粒大小均匀一致。

img1 

NS-90Z Plus测试抛光液粒径报告

无论是在超高纯化、精密分子合成,还是在纳米控制等核心能力上,精细化工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的提升,使得生产电子化学品的成本将逐渐降低,效率将逐步提高。只有精细化工企业能稳定、高质量地提供关键单体、高纯溶剂、核心助剂等,国产电子化学品企业才能真正建立起自主可控的供应链,实现国产替代,进而支撑我国庞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粤公网安备 44049102496115号